聚氨酯

GAP召回邻苯超标婴幼儿T恤,如何避开童

发布时间:2023/1/30 19:35:30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70113/5201037.html
                            

原创:无毒先锋塑料解毒

近日,GAP召回大量婴幼儿T恤,原因是胸前的印花邻苯二甲酸二异壬脂(DINP)含量超标!同时根据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的研究论文发现,七个亚洲国家中的童装邻苯二甲酸酯生殖风险已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01

GAP召回婴幼儿T恤

年11月19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提交了召回计划,召回部分进口婴幼儿T恤。涉及的产品型号为,藏青色,规格为厘米及以下,生产日期为年1至5月,原产国为越南。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件。[1]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婴幼儿T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胸前印花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脂(DINP)含量超标,如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易受到各类有害物质的影响和侵害。由于增塑剂是环境激素类物质,若儿童长期接触有毒的服饰,可干扰其内分泌和生殖功能。

可怕的是,GAP童装增塑剂超标事件并不是孤例,由上海市纤维检验所李颖研究院整理的《童装: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质量安全风险分析》[2]可看出,还有很多童装T恤,儿童围兜,婴幼儿围嘴,儿童雨衣等曾因增塑剂超标被召回或是停止生产。

具体见下图。

儿童服饰增塑剂超标的风险案例[2]

02

增塑剂对儿童的危害是什么?

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危害(图源:网络)

上述风险案例中提及的邻苯二甲酸酯、DINP、DEHP超标,其实都是我们常说的增塑剂。

增塑剂在纺织品中主要出现在经过聚氨酯(PU)或

聚氯乙烯(PVC)涂层整理的产品,以及一些聚氯乙烯塑料(PVC)制成的服装饰件,如纽扣、珠片等。长期以来,纺织品中的增塑剂主要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主。

科学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环境雌激素物质,具有生殖和发育毒性,如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引发女性性早熟,并且可能通过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生长缓慢。

一些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甚至具有致癌性,如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DEHP列为2B类致癌物,BBP列为3类致癌物。

(注:2B类致癌物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对人可能导致致癌;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03

亚洲国家中的童装邻苯二甲酸酯生殖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七个亚洲国家童装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污染

邻苯二甲酸酯在七个亚洲国家生产的学龄前儿童服装中的组成概况[3]

年,ZhenwuTang等研究人员在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对中国,印度,韩国,印尼等七个亚洲国家新生产的学龄前儿童服装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进行了检测。分析了67个样品,包括15个涂层样品和52个非涂层样品。[3]

研究发现:

邻苯二甲酸酯在所有样品中普遍存在,DEHP、DIBP和DBP是被测得最多的邻苯二甲酸酯,分别占总浓度的48.5%、13.6%和13.4%。

内裤与袜子中被检测出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酯。DEP、DEEP、DPP、DHXP、DNP、BzBP在袜子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类型,内裤中BMPP的浓度最高。

由多种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中邻苯二甲酸盐的污染水平更高。在棉-氨纶混纺物和棉-尼龙-氨纶混纺物中,BzBP、DiBP、DBEP和DNP对邻苯二甲酸盐总浓度的贡献最高。

与其他皮肤接触产品相比,儿童服装是皮肤接触邻苯二甲酸酯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内裤,袜子相比,儿童对邻苯二甲酸酯接触最多的是长袖衬衫,它的皮肤接触面积最大。

饮食被认为是儿童接触邻苯二甲酸酯风险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婴幼儿经常用嘴接触衣物,这可能成为婴幼儿接触邻苯二甲酸酯的主要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服装是导致儿童接触苯二甲酸酯的一个重要来源。当儿童同时穿长裤、长袖衬衫、三角裤和袜子时,虽然DEHP的致癌风险较低,但生殖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我国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健康风险研究

样本具体信息(图源文章:我国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4]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我国市售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选择了21种常见品牌的童装,对其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方法评估了其健康风险。[4]

研究人员主要在国内大型商场及小型服装店选择了21种特性不同的童装样品。这些童装主要产自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为儿童袜子、背心、内裤、秋衣、秋裤、短裤和短袖共七种服装类别。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童装中PAEs污染较为普遍,尤其在涂层印刷的童装中,PAEs含量显著较高,该研究童装中检出的高浓度的DIBP、DBP、DEHP和DNOP,大部分可能来源于胶浆印花和涂层中的人为添加。

04

如何挑选童装?

纺织产品主要分成A、B、C三个等级。A类是可以让宝宝直接皮肤接触的,B类则是成人可以直接皮肤接触,C类则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已将6种邻苯类增加为考核项目。自年6月1日起,市场上所有相关产品都必须强制符合本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为童装产品质量安全考核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符合A类要求,其中两组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BBP)和(DINP+DIDP+DNOP)的总含量≤0.1%。

《(GB-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关于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值规定

建议避开高风险的塑料材质

为了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健康安全,建议避免使用以下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材质,包括:

聚氯乙烯(PVC),其相关聚合物如聚偏氯乙烯(PVDC)、聚乙烯基醋酸酯(PVA),此类材料为高危物质;

除聚烯烃以外,柔软或有弹性的塑料;

除硅胶和天然的乳胶以外,柔软或有弹性的橡胶;

泡沫橡胶或泡沫塑料,如PU等;

表面涂层、防滑涂层、抛光剂、贴花图案和涂料图案;

衣服上的弹性物质;

涂料与填充物;

消费建议

敲黑板!重点来喽!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几种在购买衣物时可有效避开增塑剂,减少伤害的方法哦!快记在小本本上吧!

1.新衣服在穿戴前要记得清洗。很多成衣的染剂中都有增塑剂成分,尤其是贴身衣物,如不清洗则会使大量增塑剂与身体直接接触,危害健康。

2.避免购买有较多装饰物,图案的衣服。增塑剂在童装中的涂料印花、烫画、涂层、珠片被广泛使用,同时,为了凸显产品的防水、防渗漏功能,经常会使用含有软质PVC材料。

3.仔细观察衣物的材质以及是否有气味。在购买童装时,应尽量选择知名度较高,安全系数较高的服装品牌。

4.多食用天然抗氧化物,多喝茶。85%的塑化剂72小时内可排出体外。

5.建议购买纯棉等天然材质的衣服。天然材质的衣服会避免制作过程中增塑剂的污染,天然健康又环保。

参考资料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婴幼儿T恤./11/1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3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