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

技术转让费52亿这所大学创造了最高纪录

发布时间:2023/8/29 14:05:11   

前言

中国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每年都会发表数量不菲的学术论文,同样也会申请很多的技术专利。中国高校申请的专利有相当一部分会进行转让,由此就会产生数额不菲的技术转让费。那么,中国高校技术转让费的最高纪录是多少?是由哪所大学创造的呢?

年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

在年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以万元位列第1名,力压清华,四川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且比第二名清华大学金额多出多万元。那么,山东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全国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院校,为什么技术转让工作会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这一切都源于该校的一项技术成果:无氟氯聚氨酯发泡剂专利。年3月,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该项专利,授权给了一家国内企业,转让金额高达5.2亿元,这也创造了中国高校技术转让费的最高纪录。

山东理工大学校门

聚氨酯应用广泛却污染环境,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团队攻克世界难题

提起聚氨酯,也许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聚氨酯作为现代工业最为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从保温建材到冰箱家电,甚至沙发皮鞋等生活用品,聚氨酯无处不在。不过它需要在发泡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才可以投入使用。然而传统发泡剂由于会产生氟利昂等物质,严重破坏臭氧层,如今全球变暖与之关系很大。因此,世界各国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一种环保的发泡剂,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便是其中一员,他从年开始便投身于研制化学发泡剂的研究工作当中。研发过程是困难重重,尤其是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痴迷于发泡剂的研发工作,每天脑子里都是各种配方参数,以至于吃完饭都想不起吃了什么。“废寝忘食”用来形容毕教授是最合适不过啦!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

由于该项研究领域世界空白,没有研究基础,因此很难申请到国家科研经费。没有科研经费,毕玉遂教授就自己掏钱,买来纸,和学生一起叠实验用纸盒。实验需要容器,他前后买了16万个纸杯,每天都要用掉好几麻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十万次的实验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年毕玉遂教授团队完全掌握了聚氨酯发泡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合成了反应需要的新物质。毕教授团队研发的环保型发泡剂,技术世界领先,不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污染。

环保发泡剂技术引起全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