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

建筑为什么会出现渗漏水如何选择堵漏方法

发布时间:2022/9/20 19:59:34   

地下建筑物出现渗漏水现象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①建筑物四周要有外部水源供给;②建筑物结构内部有贯穿的渗漏水通道。对地下建筑物来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点漏”、“面渗”、“线漏”和“涌水”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呢?可以从2个方面来解释:①说明该建筑物内部的渗漏水通道在各个部位的“发育程度”和“存在形式”不同;②整个建筑物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差异。当然,渗漏水部位在整个建筑物所处的位置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不同的渗漏水形式,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首先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建筑物渗漏水通道形成原因,然后探讨相应的治理技术。

渗漏水通道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于内部温度应力造成的。混凝土浇注后,水泥水化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相对散热面积小,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外部则相反,从而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这种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热胀冷缩程度不一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膨胀应力,当这种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温度应力与温差的大小成正比,一旦这些裂缝内外叠加,就可能贯通结构截面,成为渗漏通道。

2)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施工缝等特殊部位若防水处理不当,便会出现环向裂缝。

3)地下室的混凝土一次浇注量大,在结构变形和温度变形、材料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它振动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内部产生细微裂隙是难以避免的。一定时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微裂隙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地发展,独立的裂隙会成为贯穿的裂缝,最终形成渗漏水通道。水分子的直径约为3nm,它可以渗入肉眼不可见见的细微裂隙。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为使浇注工作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水灰比往往大于控制值,再加上基坑内的积水,水灰比则大大超过规定值。当混凝土内多余水分游离蒸发后,水分所占据的空间就成为毛细孔隙,最终形成渗漏水的通道。

5)当预埋件和穿墙管没有设置止水环或设置有误,外部水源沿预埋件与混凝土结合处渗入室内。目前,国内外建筑业专家一致认为,地下建筑物渗漏水对建筑物结构会造成以下十分不利的影响:①使地下建筑物整体结构强度下降;②使地下建筑物混凝土的刚性降低;③使地下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腐蚀,强度降低;④混凝土的水密性明显降低,导致酸、碱性物质侵入。

由此可见,渗漏水会对地下建筑物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会越加显著),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和使用功能,缩短了安全使用寿命。所以,对地下建筑物渗漏水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1.地下建筑物渗漏水治理技术及方案的选择

治理地下建筑物渗漏水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手段:

堵、排、截、疏和引。用这几种手段来治理地下建筑物渗漏水应该说都是有效的,各种治理手段都有可取之处,均有十分成功的案例。对某个具体的地下建筑物来说,采用什么手段来治理渗漏水问题,主要取决于它的使用条件、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地质状况、服务年限、运行费用等。严格地说,排、截、疏和引属于主动的治理方法,它是用人为的办法将内部的渗漏水有序地排出地面;而“堵”则是一种被动的治理方法,它是用人为手段改变水体在多孔介质内流动的规律,将外部水体“堵”在围护结构以外。不论采取哪种治理手段,它都是基于使地下建筑物能够安全、正常使用的原则。采用排、截、疏和引等手段来治理渗漏水,一般对使用条件要求不高,本身又具备排水条件的地下建筑物而言的,它们多半在设计阶段就将排水系统考虑进去了。一旦建筑物出现渗漏水问题,只要将渗漏水有序地排至边沟,集中于集水坑内,而后由泵抽出即可。随着使用功能和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地下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已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下工程了。也就是说,对于这一类地下建筑物的渗漏水只能采取被动的治理手段,而不宜采取主动的治理手段。在这里仅就“被动治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地下建筑物渗漏水治理方案应充分地体现出它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其中可靠性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地下建筑物渗漏水治理方案只能是: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引水泄压、全面封堵。

2.封堵渗漏水的化学注浆工艺

治理方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全面封堵”。在建筑行业,当前采取的封堵手段主要有:直接堵漏法、膨胀材料填塞法、“堵漏王”挤压法、多次抹面法、木楔击入法、化学注浆法等。大多数施工单位错误地认为,用前5种方法来处理渗漏水最为便捷,操作技术上几乎没有难度,而且短期效果不错。但从材料的反应机理和封堵效果来分析,便知道它们不是水害治理的根本方法,无法满足治理效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目前还没有采用此类手段成功治理地下建筑物水害案例的报道,它只能是一种暂时的“应急措施”。若从治理地下建筑物渗漏水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出发,应该首选化学注浆工艺来封堵渗漏水通道。

治理地下建筑物水害所采用的化学注浆多属壁内注浆,它是用泵压手段将浆液压入被灌体内,使浆液在被灌体的裂隙、裂缝中胶凝固化,达到封堵渗漏水通道的目的。“压气储能化学注浆工艺”完全适用于建筑物水害治理工程,它属于“双液单系统”的注浆工艺。它的工作原理是:把浆液中的主剂和反应剂分别置于2个压力容器内,用2根增强软管与注浆枪(亦称为混合器)连接,打开注浆阀后,2种液体就在混合器处交汇(两种液体的不同进浆量由阀门来控制),进行化学反应。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浆液被压入被灌体裂隙和裂缝内,当混合浆液出现超扩散(浆液被压至混凝土结构以外)现象时,裂缝内的浆液则已开始固化,最终将混凝土内的所有裂缝封闭,切断渗漏水通道,达到治水的目的。这套注浆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浆液混合不均匀、胶凝时间难以控制、浆液超扩散、凝胶体强度不高等一系列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3.操作程序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根据“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引水泄压、全面封堵”的渗漏水治理方案,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操作程序:材料选择→引水泄压→局部止水→涂抹防水→刚性保护→注浆封水。

3.1材料选择

地下建筑物渗漏水治理多属综合治理,所需的主要防水材料有以下几种。

1)嵌缝材料裂缝处理所选择的嵌缝材料应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形能力,且有明显的遇水膨胀特点。也就是说,它既有止水作用,又有适应变形作用。从大量成功的工程实践来看,选用BW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较为合适,它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耐腐蚀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延伸性能和适应变形性能。

2)刚性防水材料选用“TD-1”防水涂料。该涂料是引进美国的专利产品,涂膜由无机优质防水剂和水泥水化物组成的刚性防水层,耐老化性能极强,对多孔材料具有一定的渗透作用,可以在毛细孔内固化。

3)注浆材料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壁内注浆,所选用的化学注浆材料应具备3个特点:①粘度低;②具有较好弹性;③凝胶时间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比较后认为,注浆材料选用水溶性聚氨酯最为合适。该注浆液具有十分理想的可灌性,凝胶体具有良好的弹性、致密性和耐久性。

4)防水保护砂浆选用微膨胀水泥砂浆。

3.2引水泄压

对所有明显渗漏水的部位,用电锤凿孔,直至将漏水引出,以减轻渗漏水对四周的压力。用“速凝快硬胶泥”和“膨胀橡胶条”把外径为2.5cm的塑料软管埋入引水孔内,用吸球反复吸几次(必要时可用自吸泵抽水),确保水流通畅。对施工缝、伸缩缝和后浇带渗漏水,则应沿缝凿除;对于沉降缝,则必须凿除表面附着物和填充物至止水带,然后沿缝轴向埋设引水通管,每隔1.5~2.0m抽出1根引水管(后期作为注浆管),埋设方法同上。

3.3局部止水

引水泄压管埋好后,若地坪面或立面仍有微量渗水,就采用喷涂速凝浆液新工艺进行喷涂处理。它有比较理想的复喷性,所以对漏喷和没有封住水的部位,可以反复喷涂。若引水效果理想,大面积没有微量渗水现象,则可直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4涂抹防水

以上工序完成后,需仔细检查,在确认无渗漏水后,对所有需做渗漏水治理的范围(次薄弱部位),均匀涂刷3层“TD-1”高效防水涂料。涂刷第1层涂料时,基面应充分洒水润湿,以免涂料过早失水影响防水效果,其配合比为:TD-1∶水=1∶0.65。在第1层涂料养护24h后,可涂刷第2层TD-1,其配合比为:TD-1∶水=1∶0.85,洒水养护时间≥36h。TD-1涂料拌和须严格按配比进行称量,用专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其充分水化。

3.5刚性保护

为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和避免人为造成的二次破坏,选择微膨胀防水砂浆作为保护层。先用掺有胶的水泥净浆满刷1层,以提高粘结强度。地坪砂浆保护层厚度为4~5cm,木抹子压实收光。砂浆固化后,洒水养护7d。

3.6注浆封水

在确认除引水管外无其它部位渗漏水后,可进行注浆封水工作。注浆前,仔细检查注浆机各连接件是否畅通,然后用色水进行试注,以确定初始注浆压力和一次注浆量。化学储能注浆工艺特别适用于“水溶性聚氨酯”浆液。

总结:以上是中联天盛堵漏公司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建筑为什么会出现渗漏水?如何选择堵漏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防水堵漏知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8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