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氨酯 >> 聚氨酯市场 >> 白色污染怎么破要不,试试用虫子中国科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小飛(中科院理化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树上啾啾喳喳,水边叮叮咚咚,就连春风也是温暖湿润的,柔和地唤醒着沉睡的生灵们。
但现在,却还存在这样的景象:上下翻飞的五彩塑料袋站在树梢上呼呼啦啦地叫着,河面、湖面的冰融化了,一个个饮料瓶游到岸边,在春风的吹拂下,随着涟漪轻轻拍打着堤坝,土壤也变得松软起来,藏在土里的烟头、一次性餐盒和包装纸们也渐渐冒出了头,想呼吸一下春天的新鲜空气……
△图左来自《齐鲁晚报》,图右由笔者摄于年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当然,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本应站在树梢上啾啾喳喳的鸟儿们可能因为误食塑料袋而掉落树下,那些本应畅游水中的鱼虾龟鳖可能被渔网缠住,或者被塑料瓶卡住而动弹不得……我国于年开始就实行了“限塑令”[1],十余年来,虽然效果差强人意,但塑料垃圾确实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猖狂”了。而且今年,我们又迎来了全新版本的“限塑令2.0”[2],或许让塑料垃圾从我们眼前消失这一目标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不过,看不到白色污染,它们就真的就没有了吗?其实,它们可能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科学家们也在配合全社会继续为解决白色污染而不断努力。
图片来源:FransLanting,NationalGeographic(左);MartinStelfox(右)
白色污染化整为零:危害仍不容小觑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的塑料废弃后的不当处理引起的。可能表面看起来,“限塑令”的实施已经让我国的白色污染不那么严重了,不过不常看到塑料垃圾,真的就意味着没问题了吗?
并不是,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LostatSea:WhereIsAllthePlastic?》一文首次提出了海洋微塑料的污染问题[3]。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微塑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不仅发现它们对海洋、淡水、陆地等生态系统会产生严重影响——浮游动物、磷虾、昆虫等食物链底层生物会因为食入微塑料而进食或者呼吸困难,鱼类吃了富含微塑料的藻类、浮游生物等之后会出现发育迟缓以及行为异常,同时还意识到微塑料污染对食品安全来说也十分棘手——无论是食用盐中,还是饮用水里,都有过检测出微塑料的报道,而且食入微塑料的动物们被人类食用后,微塑料也会在人体中进一步富集。
有研究表明,全球可能有超过50%的人体内都有微塑料,而通过呼吸、饮水或进食等方式都可以将微塑料带入体内。而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或者小纤维的来源,可能是风化的塑料袋、脱落的织物纤维,或是洗护用品里号称能去角质的微珠。这些都与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的合成材料密切相关。
△各种微塑料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人类的印记——合成材料
现代意义上的合成材料指的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起源于19世纪化学家们的一次次尝试,比如于年(法国HenriVictorRegnault)和年(德国EugenBaumann)先后两次被无意发现的聚氯乙烯(PVC),还有年德国化学家EduardSimon在蒸馏安息香酯时意外发现的聚苯乙烯(PS)。
不过绝大多数合成材料的专利申请与大规模产业化都是20世纪初才完成的。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对各类新材料的需求爆炸式增长,使得石油化工业逐步崛起,合成材料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繁盛,也促使巴斯夫、杜邦、拜耳、陶氏化学等一系列国际化工龙头企业确立了他们的业界霸主地位。
△每年沉积物中塑料的颗粒数变化趋势与世界塑料产量的发展趋势完美吻合。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这么算起来,诸如塑料、人造橡胶、人造纤维这些合成材料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实也才刚刚百年。然而,我们的衣食住行却早已不能离开它们了。放眼四周,无论是衣物、餐具,还是桌椅或者涂料,合成材料无处不在,几乎无法想象一个完全不使用合成材料的生产或者生活场景。塑料,似乎已经成为见证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记物。
我们对合成材料的依赖也被记录在了地层中,年的《科学进展》发表了一项研究,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圣巴巴拉沿岸大概米深的海底沉积物岩心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塑料竟然已经沉积其中,合成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地层标志物成为“人类世”开始的标志。人类世这一概念是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于年提出,目的是强调人类在地质学与生态学中的决定性地位。当前,塑料在地层中的真实存在,将塑料污染问题突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塑料岩球样品,采自夏威夷Kamilo海滩。图片来源:Naturaleza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那么,既然我们离不开塑料之类的合成材料,而它们又会造成如此之多的危害,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
近年来,随着白色污染问题引发的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