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氨酯 >> 聚氨酯前景 >> 当心密室逃脱逃不脱剧本杀变隐患杀
今年最火的内容创作模式
非“沉浸式”莫属。
沉浸式化妆,沉浸式学习,沉浸式开箱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
近年来倍受年轻人追捧的沉浸式游戏
↓↓↓
(视觉中国)
到底什么是“沉浸式”?
“沉浸式”就是让人专注在由设计者营造的规定情境中,从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景模式。
它作为一种用户体验方式应用于很多行业,尤其常见于现代大众的娱乐项目中,如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等游戏。
(视觉中国)
密室逃脱和剧本杀游戏在“架空”的趣味故事中将游戏的基本范畴拉伸到极致,加之封闭空间的隐匿性能让玩家获得沉浸式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案例一
年9月12日,小秦和朋友到重庆渝中区一家电影密室内玩耍,在被NPC(游戏中设定的非玩家角色)追逐的过程中,她与朋友发生碰撞,额头磕在门框上,血流不止。
案例二
年6月14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一名女子在密室逃生游戏过程中,戴在左手腕上的手铐因锁芯损坏无法取下,打向消防部门求助。在救援队员的默契配合下,经过10多分钟的努力,手铐被成功取下。
案例三
年6月8日,小曾和朋友在密室逃脱房间寻找线索的过程中,突然有NPC(游戏中设定的非玩家角色)快速跑来,大家慌不择路,小曾被绊倒,又被后面倒下的人压住,导致小曾左侧胫骨内踝及后踝骨折;腓骨中下段骨折;腓骨外踝前缘撕脱性骨折。
案例四
年12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一家剧本杀店内起火,二楼窗户内不断冒出黑色浓烟,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起火点为店铺内的电器,经过10分钟的救援,火势被成功扑灭。
沉浸式场所有哪些危险?
明火源风险
1
场所内员工及顾客违规吸烟,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
2
因场景剧情需要违规使用明火、点蜡、烧纸、焚香、燃放冷烟花、燃放焰火等行为。
3
布景施工时违规进行电焊、气焊、切割等明火作业。
(视觉中国)
电气火灾风险
1
因场景剧情需要设置的电气设备,使用多个延长线电源插座串接,存在超负荷运行或接触不良。
2
道具仓库内违规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灯具未按要求安装防护罩。
3
布景使用的电气设备、灯具及镇流器与易燃可燃装修装饰、道具未保持安全距离。
4
未在营业结束闭店时采取断电措施。
可燃物风险
1
违规采用聚氨酯、聚苯乙烯、海绵、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
2
违规采用易燃可燃彩钢板进行布景、房间搭建、室内分隔。
3
各主题房间为营造氛围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挂件、塑料仿真植物、氢气球、模型道具等装饰造型物。
4
道具仓库内大量堆放易燃可燃服装道具。
人员安全疏散风险
1
部分场所设置在地下室,安全出口不足,没有手机通讯信号,发生火灾后人员安全有序疏散难度极大。
2
因场景剧情需要将安全出口封闭,疏散通道被各类道具物品占用、堵塞。
3
场所为营造氛围设置的黑暗环境、暗门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部分顾客长时间沉迷情境疏散反应能力弱,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安全疏散。
4
场所应急照明未设置或数量不足、亮度不够,未在明显部位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和疏散指示标志。
(视觉中国)
除了火患,密室中还潜藏着哪些危险?
为了增加刺激性,很多密室逃脱和剧本杀游戏都会有追逐的情况,在狭小昏暗的空间中奔跑,很容易使人磕碰受伤,而过于狭窄的过道,甚至会引起踩踏事故的发生。
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很多密室逃脱和剧本杀游戏的道具、设备粗制滥造,易损坏,同样会给玩家带来危险。
密室逃脱、剧本杀安全指南
商家请注意
1
场所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置于明显位置。
2
保证场所内消防设施完好有效,能在火灾发生时正常使用。
3
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及安全逃生路线图。
4
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确保应急照明灯能有效照明并显示疏散通道。
5
设计场景时,不能为了营造环境效果,而在装修布置时使用大量可燃物、易燃物。
6
场所内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火灾疏散逃生应急技能。
7
商家引进更多正能量剧本,引导正确价值观。
(视觉中国)
玩家请注意
1
不得在场所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2
在决定玩密室逃脱或剧本杀游戏时,一定要选择安全设施齐全的商家,熟悉商家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3
尽量避开存在“暴力”“血腥”等元素的剧本。
4
切勿“入戏太深”,避免游戏过程中遭受惊吓慌乱逃窜时被道具误伤;分清剧情和现实,保证自己的人身及心理双重安全。
(视觉中国)
游戏里要“保命”,
现实里更要会逃生。
一定要充分了解
线下沉浸式游戏的安全隐患,
并掌握相应的逃生技巧,
才能在有良好游戏体验的同时
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综合